首页

女主调教足控文章

时间:2025-05-29 18:59:05 作者:“雪龙2”号凯旋!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顺利完成全部考察任务 浏览量:73827

  记者从自然资源部获悉,5月28日,“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抵达海南海口,标志着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顺利完成全部考察任务。“雪龙2”号于2024年11月1日从广州出发,历时208天,总航程4万余海里。

  考察亮点

  此次考察的最大亮点是我国首次在南极秋季开展以罗斯海生态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联合航次,成功实现了传统南极考察由夏季向自然条件更为恶劣的秋冬季的延伸,累计完成4条断面共计24个综合海洋调查站位,布放34个各类观测浮标,采集水样、膜样、沉积物、生物及海冰样品共计5000余份。

  3个新发现

  本航次主要有3个方面的新发现:

  在水体结构方面,秋季罗斯海水体分层明显,水下150米以内水体混合均匀,但位于混合层以下的变性绕极深层水可入侵到南纬75°区域,而冰间湖200-400米深度范围存在明显的冰架过冷却水。

  在低营养级生物方面,罗斯海区域初级生产过程不活跃,但冰间湖0-200米水层浮游动物生物量较高,并在调查海域500-2000米的深层发现有浮游动物越冬类群。

  在磷虾和高营养级生物方面,西部海槽陆坡区存在密集南极磷虾群,鸟类和哺乳类主要集中在冰缘区,优势种分别为南极鹱和阿德利企鹅,以及食蟹海豹与南极小须鲸。

  此次考察还联合英、美、澳、新(西兰)、挪、韩、泰、马(来西亚)等8个国家科研机构的12位科学家共同参与,为国际社会更好地认识极地、保护极地迈出了坚实一步。

  本航次“雪龙2”号在阿蒙森海和罗斯海持续开展调查研究,顺利完成海洋中上层关键物种营养级结构调查、锚定潜标收放等任务,并首次在阿蒙森海成功采集长重力岩芯。

  “雪龙2”号完成的考察任务是我国极地考察单船考察历时最长的一次,进一步推动了极地领域科研和后勤保障的国际合作,探索了开展国际化、跨季节、跨学科综合调查的新途径新方法,深化了国际社会对于南极秋季弱光-黑暗环境下生态系统环境适应以及关键生物类群生存策略的认知,为我国更加主动地参与南极海洋生态保护与国际治理提供了有效科学支撑。

  (总台央视记者 李啸虎 范珊珊)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马慧娟代表:乡村不是文化荒原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善于谋划长远的政党。“我们对于时间的理解,不是以十年、百年为计,而是以百年、千年为计。”党的二十大后,从擘画中国式现代化的时间表、路线图,到敲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部署、总纲领,顶层设计着眼于民族复兴伟业,挥就气势恢宏的大手笔。

上海海港卫冕中超冠军 梅州客家遗憾降级

今年各地春耕现场有多少科技元素?“大国粮仓”增产新图景如何勾勒?《联播观察》与您一起聚焦希望的田野,从“良田、良种、良机、良法”深度融合视角,探寻当代“春耕图”孕育丰收的密码。

中国驻纽约总领馆回应美舆论场唱衰中国经济:与事实相去甚远

而流量至上的策略,更令短剧内容鱼龙混杂的情况更加凸显。记者浏览多个免费短剧App看到,部分热播微短剧故意制造冲突、设计狗血情节,明显违背时代潮流,标题也夺人眼球,如《婆婆听不懂人话》《儿媳将我塞进麻袋后,我杀疯了》《父亲二婚当天,我把后妈送进大牢》《养儿不防老,我大义灭亲》等。

清华医学博士校园内救人 “心肺复苏+AED”三分钟抢回一条命

“无人机在偏远地区应用,补充了当地的物流运输,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还需要进一步降低成本,完善配套体系,以获取更多市场认可。”刘洋说。

世界最大24000TEU级集装箱船同系列第6艘船型出江试航

那么这一次河南的雨为何这么大呢?由于副热带高压北界一直在河南省上空摆动,可以通过天气形势图中看到,边缘急流强盛,副高与低空急流共同作用,这也导致降水对流性强,气象专家也提醒当地需要警惕次生灾害。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